
空气换热器的空气侧一般敞开或半敞开型,常压居多,主要的压力来自风机送风时的风压,一般不考虑空气的压力,只考虑压力降也就是空气侧压力损失的问题。如果换热器的换热管较长(≥2米时),中间部位需要加固定板,主要是为了防止换热管的机械颤动而对于两端焊接部位造成疲劳损伤。
一般来说,空气换热器的运行压力是指管内介质的压力。大部分情况下,两端固定管板的管箱式结构空气换热器的运行压力在0.4-1.6Mpa范围之内。具体需要根据管排列的间距,管板的厚度材质等进行强度计算。
U型曲弯的管连接形式承压能力高些,但是受制于通常热源的压力也就是3.0-5.0Mpa,高温高压情况下,管箱都采用半圆型或圆型。由于水桶效应的关系,问题多发生于焊接点,所以凡是焊接点都应该均匀的打了坡口以后才可以焊接。特殊要求的需要焊接2道或3道,同时用胀管的形式来保证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在焊接点产生拉裂。所以,应力的考虑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结构上着手。
空气换热器的运行温度视介质的特性而定,一般极限可以使空气温度升高到比热源低10℃左右的温度。超过热源温度需要辅助加热。以上是针对饱和蒸汽和导热油而言,对于过热蒸汽,需要计算出其过热转化到饱和时的焓值。
换热器大部分都是加热空气用于干燥物料,除少量特殊要求。大部分空气换热器的运行压力都在1.6Mpa以下,空气的运行温度在180℃以内。